第三百零一章 辞别刘词

十国风华 洱月 1134 字 3个月前

刘词握着他的手,力道沉稳,忙的寒暄道:“哎,杨大人这话就见外了。高平之战,若非大人在天井关稳住后方,老夫便是赶到了,怕也难有回天之力。你我虽未曾谋面,却早已是同袍之谊。”

两人并肩入关,关楼内已备下简单的茶点。刘词屏退左右,才缓缓开口:“杨大人此去东京开封府,执掌禁军整顿,这副担子可不轻啊。”

杨骏坦然道:“晚辈确是心中无底,还望节帅不吝赐教。”

刘词呷了口茶道:“赐教谈不上。老夫在军中摸爬滚打了四十年,见惯了五代的兵祸。这禁军的症结,在于‘私’字——将官把军队当私产,士卒只认主将不认朝廷。大人要整顿,就得先破这个‘私’字。”

说罢这话,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递给杨骏:“这是老夫整理的禁军诸将履历,哪些人是藩镇旧部,哪些人有裙带关系,哪些人确有战功却被压制,都记在上面了。或许对大人能有些用处。”

杨骏接过册子,只见上面字迹苍劲,标注得密密麻麻,心中不由生出敬意:“节帅这份心意,晚辈铭记在心。”

“老夫老了,但大周不能老,得有支真正听朝廷号令的军队,才能结束这乱世。大人是干实事的人,从那蜂窝煤便能看出——做事有条理,能从根上解决问题。整顿禁军,正需要这份能耐。说到这里时,老夫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杨大人能够答应老夫!”

杨骏面色沉毅,目光紧紧锁定在刘词身上,沉声道:“老节帅但说无妨,但凡杨某力所能及,定当鼎力相助,绝不推辞!”

刘词微微颔首,神色中带着几分郑重:“吾麾下有一牙校,名曰王仁赡。此人年少时,放荡不羁,不务产业。然而,自投身军旅,却似脱胎换骨,屡建奇功,英勇非常。若你不嫌弃的话,此番回京之际,不妨将其带在身边,委以重任,他日必能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杨骏闻言一怔,随即望向刘词,见老帅眼中满是恳切,便知这并非寻常举荐。他沉吟片刻,拱手道:“节帅看重之人,必有过人之处。晚辈敢不从命?只是不知王牙校是否愿意前往东京开封府?”

刘词抚须笑道:“这王仁赡看似粗犷,实则心细如发。他早年在乡野间混过,最懂底层士卒的心思;后来随老夫守河阳关,几次识破北汉细作的伪装,查账、辨伪的本事尤为出众——大人整顿禁军,要查贪腐、辨忠奸,正用得上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