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李世民就把东西一应推给承乾,但凡犹豫片刻,都是对他半养老生活的不尊重。
“对了,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这茶若是魏征给你沏的,你还会倒了吗?”
这话问的,李承乾颇为无语,不过还是赔着笑脸回话:“魏师傅烹茶不会放这么多的盐。”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魏征烹茶的时候,放了这么多的盐,你会吐了吗?”
李承乾点头:“当然,臣一定会吐了。第一,臣不会折磨自己的味蕾。第二,若是臣不吐,臣喝完之后魏师傅就会喝,明明可以少一个人受罪,这下子就是两个人难受。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应该没人会干。”
李世民哈哈一笑:“你错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真的有人干。”
只是,干那种事情的人,已经给他在玄武门处置了。
“您是说,四叔?”
李世民点头:“我在玄武门杀了你大伯父和四叔,但你知道的,我也跟你说过,这两个人完全不一样。我和你大伯父,是你祖父得了天下之后,必然走向对立的宿命。
元吉那个人,我都不理解他,他很多时候作恶,不是说谁得罪了他,就是见不得人好,哪怕那个人同他无冤无仇,他也会看人家不顺眼,出手害人,即便搭上自己也在所不惜。”
这个话题,李承乾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就是单纯的坏。
“看样子,从前魏师傅是不愿意您出征高句丽的。”
李世民点头:“他临终之前,劝我休养生息,莫贪边功。”
李承乾思索片刻:“魏师傅的忧虑没有错,那个时候的局势的确不适合对高句丽用兵。就像臣从前同父亲闲聊时说的那样,大国是输不起的。
魏师傅仙逝的时候,吐蕃还颇为强势,北边的薛延陀还在,打高句丽冒险太大了,何况前隋三征高句丽,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
臣记得,征讨高句丽的当年,杨玄感在黎阳,大战结束的第二年,翟让和李密有荥阳发动叛乱,窦建德也在河北建立朝廷,第三年咱们李家太原起兵,萧铣江陵称帝,前隋再无力镇压各方叛乱。
战争这种东西,打得好了,打出来的是国威,打的不好了,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就好比当年郑庄公箭射周天子,真正被那一箭射掉的,是天家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