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爷爷又哼笑了一声,朝主房的炕门走去。土炕除留有一个炕门和一个烟筒外一般都是全封闭的,就像一个方盒子,中间是空心的。炕门设置在房屋外面的正面,方便往里面添柴和生火;烟筒比较隐蔽,一般在房屋外面的侧面或背面,用来释放柴火燃烧后产生的浓烟;中空的地方就是用来添柴生火的,对炕面进行加热,然后晚上或者天冷时,人们躺或者坐在炕面上休息,一边把“炕面”直接称为“炕”。
爷爷把一把柴火放到炕门边,从身上摸着什么。杨否学爷爷的样子,也把自己手里捏的几根柴放在爷爷放的位置的旁边。
“你给我到炉子跟前拿一下火钎子……”爷爷对他说道,随即他又问道:“知道哪个是火钎子吗?”
“火钎子?”杨否疑惑道,显然他不知道。
“就是炉子的烟筒上挂着的那根黑黑的细长的铁棍子。”爷爷描述道。
杨否跑进主房,走到火炉跟前找爷爷说的“黑黑的细长的铁棍”,果然在火炉的炉面上找到一个横放着细长铁棍,因为它不在爷爷所说的“烟筒上挂着”,所以他不确定是不是这个。于是拿起它去找爷爷确认。
“是这个吗?”他拿给爷爷看。
“对,就是的。”爷爷回道,顺便从他手里拿过了火钎子,一只手拿着铁钎子的一头,把另一头放进炕门里拨着里面的东西。
杨否看着爷爷的表情,见他不像刚才那么不开心了,而自己留在这儿也没什么事,于是就回主房里去了。
3
自从妈妈走后,他对这个家一直保持着一种似有若无的警惕,但是这段时间过来,特别是那场病之后,他慢慢放松了警惕。经常无聊的时候在屋里走来走,让他注意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
在套间与主房相隔的那道墙上有一个方形的小窗洞,窗洞上偏套间那一侧安装着一个六格窗,而在六格窗的前面就形成了一个可以放东西的窗台。此时窗台上杂乱地堆放着一些东西,杨否从里面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塑料盒子,看着像个玩具。
他摆弄了一会儿不知道怎么玩,于是拿着它出去找爷爷。爷爷在杂物隔间里收拾东西,他走到跟前问道:“爷爷,这是啥?”
爷爷回头看了一眼,说道:“这是娃娃耍的小照相机,我从你跟你妈妈住的那个房子找到,不是你的吗?”
“我的?”杨否疑惑道。听爷爷这么一说,他重新打量着这个小照相机,突然觉得确实有点眼熟。
小照相机上有一个按上去能动的东西,杨否感觉它跟寻在器上的那个按钮很像,心想:不会也是一个按钮吧。他重复按了几下,发现每按一下,盒子里面就会发出“咔”的响声,像是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动。
小主,
他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在转,想找个缝隙看看,正好看到有个小眼,小眼的大小跟他大拇指指甲盖的大小差不多。他把一只眼睛凑了过去,仔细往里面看,竟从里面看到了一张相片,相片上的是一条美丽的大河,大河的尽头是红色的太阳,把蓝色的天空变成了跟它一样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