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知识

“让我们的存在,成为下一个纪元里,一个‘美丽的错误’。”

这个目标,远比单纯的“对抗”或“生存”更加宏大,也更加……狂妄。

但此刻,没有人觉得这是痴人说梦。

他们手握来自“敌人”内部的禁忌知识,拥有先驱者留下的遗产,更有着绝不妥协的意志。

索恩舰长缓缓站起身,仅存的手臂握紧了拳头:“那就开始吧,给这个冰冷的宇宙,留下一个我们的‘错误’。”

雷克咧嘴,露出一抹带着狠厉的笑容:“我喜欢这个目标。当个病毒,总比当段被删除的代码强。”

蕾娜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独有的、面对终极挑战时的兴奋光芒:“我们需要一个试验场,一个足够隐蔽、规则结构又相对适合植入‘生态引导’协议的地方。”

战琦调出了星图,指向了一个坐标——那是之前“织网者之梭”进行规则优化时,能量波动曾轻微掠过,但未做深入处理的一个小型、稳定的行星碎块。

“这里。规则结构相对简单,能量水平低,不易引起注意。”战琦说道,“我们将在这里,播下‘生态引导’的第一颗种子。”

“如果成功,它将成为我们在‘深渊’腹地的第一个 前哨站,第一个 ‘规则绿洲’。”

“如果失败……”战琦顿了顿,没有说下去。

但所有人都明白。

失败,意味着他们可能会提前触发“深渊”更猛烈的“杀毒”反应,也可能……只是无声无息地,被这片黑暗彻底吞没,连一丝涟漪都不会留下。

然而,他们没有选择。

要么在寂静中被“优化”,要么在火焰中争取那一线“错误”的生机。

方舟“伊甸”与“坚韧号”再次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但这一次,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 播种希望。

目标,那颗不起眼的行星碎块。

行动代号:“坏扇区”。

目标行星碎块,代号“基石”,在星图上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灰点。它曾经或许是一颗繁荣星球的一部分,如今只剩下冰冷的岩石和冻结的甲烷湖泊,寂静地漂浮在坟场的边缘,规则结构简单到近乎贫瘠,能量水平低得连最基础的“深渊”造物都懒得光顾。正因如此,它成为了实践“生态引导”协议,播下第一颗“坏扇区”种子的绝佳试验场。

行动前夕,气氛凝重而专注。方舟“伊甸”内部,所有非必要的能量消耗都被降至最低,涓滴之力都被汇集起来,用于支持即将到来的协议激活。“坚韧号”则如同即将出鞘的匕首,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与调试,它将承载着战琦和核心团队,以及那枚寄托了全部希望的“生态引导”协议核心,前往“基石”。

战琦将自己再次与方舟的分析核心连接,进行着最后的协议校验。经过整合“织网者之梭”反馈的禁忌知识,如今的“生态引导”协议v0.5版,其结构已然发生了蜕变。它不再仅仅是构建一个秩序壁垒,更像是一个精密的 “规则生态引擎” 蓝图。

它的核心逻辑,是在目标区域植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动态平衡的 “秩序-混沌微循环”。这个循环会主动吸收周围环境中低级别的“深渊”混沌能量(将其视为一种“营养”),通过协议核心的转化,将其部分“驯化”为维持自身秩序结构的能量,同时将无法转化的、更具破坏性的混沌波动,以一种受控的、低强度的方式 “排泄” 出去,模拟自然规则中的能量耗散。

这样一来,这个“绿洲”就不会像一个刺眼的秩序灯塔般吸引“深渊”的注意,而是更像一个规则层面的 “拟态生物”,与环境半融合,通过“代谢”环境中的“污染”来维持自身存在。这正是从“织网者之梭”关于“规则免疫反应”被识别机制的反馈中,汲取的宝贵经验。

“协议最终校验完成。能量通路稳定,规则循环模型自洽率 98.7%。”战琦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决然,“‘坚韧号’,准备出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白。‘坚韧号’准备就绪。”索恩舰长的回应简洁有力。

没有激昂的动员,没有悲壮的告别。所有参与行动的人员,沉默而迅速地登上了“坚韧号”。雷克最后一次检查了随行护卫小队的装备,尽管他知道,如果协议失败,这些常规武器在规则层面的打击面前毫无意义。蕾娜则紧紧抱着装有协议核心数据备份和监控设备的箱子,如同抱着一个初生的婴儿。

“坚韧号”引擎点火,脱离方舟,化作一道微光,悄无声息地驶向“基石”。

航行过程异常顺利,“隐匿孢子”发挥了完美效果。当他们抵达“基石”上空时,这颗死寂的碎块在舷窗外缓缓旋转,表面布满了陨石撞击坑和凝固的波浪状地貌,没有任何生命或活动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