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李小胡子终于把事情办妥了。
那就全军出发吧!
一万人大军分成左、中、右三路,呈“品”字形,其中中路为中军,两翼为骑兵,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五里地,能够互为依仗。
大军只要赶到苇子沟,那么就代表着可以牢牢扼住八百里旱海的咽喉,随时对龙湾县城发起进攻。
至于龙湾县城的城防工事问题,巴布扎布并不担心,因为就在前天,通过沙俄的积极协调,“大蒙古国”经由兴安派来的炮兵已经抵达,可谓如虎添翼!
此时中军正在开拔,巴布扎布策马立在一处沙岗之上,看着一门又一门的火炮,在挽马的牵引下在面前经过。
修长的炮管与方正的炮架,在阳光下散发着幽幽的金属光泽。
每门火炮都有六匹高大的挽马拖曳,两个胶皮轮在苇甸子上辗出两行清晰的辙印,驭手的鞭子时不时的落在挽马的身上,传来阵阵嘶鸣。
这一共有十门火炮,清一色的俄制 1902 型野战炮,76毫米口径。
而这些野战炮,不用说也知道,那肯定是沙皇俄国提供的。
但最早可不是支援给满蒙叛军,因为时间够不上。其实这批野战炮乃是沙皇俄国支援给分裂独立“大蒙古国”的。
沙俄为了支持外蒙独立,可谓不遗余力。这1902 型76毫米野战炮是俄军炮兵的主力装备,本身生产能力有限,自家用起来都是捉襟见肘,却毫不吝啬的直接划拨给“大蒙古国”二十门,而且还全程负责手把手的培训炮兵。
这次为了攻打龙湾县城、对付韩老实,一下子就拉来了一半的火炮,可以说是下血本了。
火炮,乃是货真价实的战争之神,即便76毫米口径只能算是中型火炮,威力也是令人咋舌的。
所以,在巴布扎布看来,龙湾县城面对十门野战炮的轰击,所谓城防工事不会比纸糊的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