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卓氏之崛起

夜色如墨,交河城在月光下静静沉睡,唯有零星的灯火在风中摇曳,诉说着这座城曾经的喧嚣。

李莫愁走了,走得无声无息,只给洪凌波留下了半本《九阴残章》。而剑圣风轻扬不堪世人所扰,亦出了交河城,不知所踪。

在两人离去后的日子里,交河地面看似恢复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两人留给了南楚所有人太多的猜测,起码卓氏利益一时半会是没人敢动了。

而五毒教蛇王赤龙的出现又消失,让大苗乡的神秘色彩愈发浓重,如同笼罩着一层迷雾,令人捉摸不透。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的江湖背景下,卓氏一族却在默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从一个小山村逐渐发展壮大,在交河大地上崛起。

卓山建筑队四角楼内,烛火通明。卓青麟坐在书房中,手中捧着那本项氏版《九阳神功》,书页在烛光下泛着微微的黄光。他的思绪不断翻飞,回想着大哥卓青龙提出交换功法时的场景。

卓青龙一脸诚恳,眼神中满是对《九阳神功》的渴望,他说:“青麟,这是《九阴残章》和《大威天龙观想术》,是大哥手上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功法,我知道与《九阳神功》差的太远,但九阳与我所修习功法大有助益,若能参详一二,我的武学境界定能更上一层楼,大哥只能厚颜相求。”

卓青麟深知大哥对武学的痴迷,也明白这次交换对双方都有益处。若能集齐梅超风手上的下册《九阴真经》,贾钥的修炼功法便有着落。于是,他欣然应允。

这次功法交换,像是打开了他武学世界的新大门,让他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不同功法之间的碰撞与交融,让卓青麟对武学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卓青麟小家庭在武学传承上奠定了更深厚的基础。

想起林平之,卓青麟嘴角不禁上扬。那日,他找到林平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林师,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我想拿这《九阳神功》与你交换《紫霞神功》,我打算将《九阳神功》《纯阳无极功》与《紫霞神功》相互对照融合,说不定能创造出一门更强的内功心法!”

林平之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畅快:“阿麟,你这想法倒是新奇有趣。好,我便与你交换!”

不仅如此,林平之还将华山派的《朝阳一气剑》传给了卓青麟。当林平之亲自演示剑法时,剑光如电,身姿潇洒,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与美感,让卓青麟看得如痴如醉。

拿到《紫霞神功》和《朝阳一气剑》后,卓青麟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他美滋滋地看着自己的“个人信息页面”,三门性质相似,且直通先天境的内功心法整齐排列,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然而,看着那些二流的基础功夫,他又不禁皱起了眉头。八极拳、枪术和《神形百变》身法虽已达到二流水平,但在高手如云的江湖中,实在难以彰显独特之处。

“得找个机会,好好谋划一番。”卓青麟捧着手上的《九阴锻骨篇》暗自下定决心。卓青麟对武学的不断追求和探索,不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实力,也为儿女的学武之路铺平一点道路。

时间在修炼与忙碌中悄然流逝,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而美好。卓青龙、田青虎和卓青麟三人分别带着妻儿,站在卓山建筑队四角楼门前,准备踏上返回沣原地区的道路。

家人们相互叮嘱,眼神中满是不舍。老爹卓振东站在门口,看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他主持的卓山建筑队更是蒸蒸日上,业务遍布南楚各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卓山建筑队的发展,不仅为卓氏一族带来了财富,更重要的是在各地留下了卓氏的印记,提升了卓氏的影响力。

三叔卓绍西回到卓山镇后,在森林密布的虎峪村开了一家伐木场。他的生活因那位从田墚镇带回来的潘姓婶婶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离了大谱的是这位潘婶婶竟是三国潘凤的女儿潘绮云,其性格豪爽,与三叔一样,酷爱挥舞大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