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有时候,秩序不是压出来的

而此刻江心渡轮上,广播正播放着最新消息:“我市正式将每年五月定为‘民间记忆行动月’,倡导非正式叙事空间建设,鼓励市民积极参与……”

叶雨馨混入下班的人潮,身影很快消失在拥挤的人群中,再也没有人注意到她。

风掠过水面,带走最后一丝属于“叶雨馨”的踪迹。

“小萤,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男声。

小萤接到通知时,指尖正摩挲着一片干枯的桂花。

电话里,对方带着公式化的热情,宣布火忆堂旧址将改建为“城市青年文化中心”,并承诺会保留一个“记忆主题空间”。

“知道了。”她语气平静得不像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挂断电话,转身走向那棵老桂花树。

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见证了火忆堂的兴衰。

她记得,叶雨馨离开前,曾在这里埋下一个小小的木盒。

小萤蹲下身,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小铲,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

泥土潮湿而冰冷,带着腐败的植物气息。

木盒出现了,但已残破不堪,被雨水泡得变形,边缘开裂,露出里面灰白色的粉末。

那是粉笔的残屑,曾经记录过无数秘密,如今却化作尘埃,与泥土融为一体。

她停下手,凝视着那堆粉末,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听到了那些低声的倾诉。

曾经的火忆堂,是他们的避风港,是他们敢于表达的角落。

她蹲了很久,直到双腿发麻,才缓缓站起身。

脸上却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容,那笑容很淡,却充满力量。

叶雨馨说过,火种不会熄灭,它会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找到新的土壤。

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洒在老旧的社区公告栏上。

一张手绘海报吸引了路人的目光,稚嫩的笔触,歪歪扭扭的字体,却格外醒目。

“火忆堂搬家了。”

下面列出了二十个新地点:

“菜市场东门台阶(带支笔来,写下你今天捡到最便宜的菜)”

“公交总站饮水机旁(写下你等过最久的那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