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一定。苗主任再见。”
放下电话,李达康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破灭了。他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疲惫。
这不是他第一次在重大项目争夺中失利,但这一次,想到苏哲那个年轻人为此付出的心血,以及沙瑞金在常委会上施加的压力,他还是觉得格外憋闷。
静坐了几分钟,他再次拿起电话,这次拨给了苏哲。电话很快接通。
“苏哲啊,我,李达康。”
“省长,您请讲。”
苏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
“我刚给发改委苗主任打了个电话。”
李达康开门见山,语气沉重,“沟通了一下项目的事情。那边的态度...比较明确,更倾向于黄江。
我也尽力争取了,希望他们能再来京海看看,但苗主任的意思是评审依据已经很充分,暂时没有这个安排了。”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苏哲消化这个消息的时间,然后语气转为安抚:“苏哲啊,这件事,我看...大局已定,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
这不是你的问题,更不是京海市工作不到位。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这一点,省委省政府,我李达康,都看在眼里。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努力了就一定能成的,其中的因素很复杂。”
他加重了语气:“你千万不要有思想包袱,更不能因此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京海市的一大摊子事,还指着你呢。省里这边,你放心,我会把情况向瑞金书记说明,也会在必要的场合强调你们前期工作的成效。你的能力和成绩,不会被埋没。”
电话那头,苏哲沉默了几秒钟,才开口回应,声音依旧平稳:“省长,谢谢您。
还让您为了我们京海的事情,专门去打这个电话。您说的意思我明白,请您放心,我苏哲不是输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