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滇西112号兵站

灰影们迅速站成整齐的队列,脚步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轻快些。他们朝着仓库深处走去,身影渐渐变淡,最后化作点点绿光,散在黑暗里。陈野捡起地上的军帽,发现帽檐里夹着张纸条,是周志强的字迹,有点潦草,却很有力:雷区坐标已标于地图,勿近,吾辈已探,今可安息。

第二天,陈野把军号和花名册送到了军区档案馆。那个老兵捧着这些东西,哭得像个孩子,说这是二十个弟兄的。军区派了工程队去勘察雷区,发现里面的地雷都被做了标记,红布条系在树枝上,坐标和纸条上写的分毫不差。指挥室的墙上,用血写着一行大字:任务未完,绝不后退,经鉴定,正是周志强的笔迹。

陈野没离开112号兵站。他把值班室重新收拾了一遍,把那张合影擦干净,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每天清晨都会对着弹药库敬个礼。老赵后来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当年吓得跑了,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陈野告诉他,夜里偶尔还能听见号声,不过不吓人,像种守护的信号,在雾里飘着。

2025年的冬天,横断山脉下了场罕见的大雪。陈野踩着没膝的雪去检查雷区的标记,走到半路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不是他的胶鞋踩雪的声,是军靴踏在雪地上的硬响,整齐得像列队。他回头,看见二十个灰影站在雪地里,这次比往常清晰得多。周志强抱着那支步枪走在最前面,裤腿上的破洞还在,身后的士兵们脸上有了轮廓,有的缺了左耳,有的右手少了两根手指,却都睁着明亮的眼睛,盯着陈野手里的雷区地图。

有新雷。周志强的声音带着雪粒的凉意,昨夜听见动静,在老坐标北两百米的地方。陈野心里一紧,前几天军区刚通报,有境外人员想破坏边境设施,没想到真敢闯到这儿来。他刚要掏对讲机求援,就被周志强的影子按住了手:别叫人,我们带你去,他们认生,怕吓着。

灰影们在前面引路,脚印落在雪地上却不留痕迹,像在雾里飘。走到北两百米的地方,陈野果然看见几枚新埋的地雷,黑色的外壳露在雪外,引线用细土盖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蹲下来拆引线,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士兵的呼喊:小心!

一枚信号弹突然从密林里窜出来,红色的光把雪照得发亮,紧接着就是一声爆炸。陈野被气浪掀翻在雪地里,恍惚间看见周志强的影子扑过来,用身体挡住了飞溅的弹片。等他爬起来,灰影们都在慢慢消散,周志强手里的步枪掉在雪地上,化作一捧绿锈,被风吹得散在雪地里。

任务......完成了。周志强的声音越来越轻,像要融进雪里,替我们......看好边境。

陈野抱着那捧绿锈往兵站跑,眼泪掉在雪地上,瞬间就冻成了小冰粒。他冲进值班室翻那本花名册,发现最后一页多了行新字,是周志强的笔迹:今护陈同志平安,吾辈终可安息。字迹很快被他的眼泪打湿,晕成一片模糊的墨痕。

三天后,军区的救援队伍找到陈野时,他靠在弹药库的铁门上,已经没了呼吸,手里还攥着那支铜制军号,号嘴抵在唇边,像是还在吹那首《打靶归来》。雪地里的雷区标记被重新整理过,每枚地雷旁都插着根松枝,是山豹班当年在丛林里做记号的方式。

后来,112号兵站立了块新碑,碑上刻着和山豹班二十个人的名字,都是年轻的年纪,最大的周志强也才二十二岁。每年清明,都有老兵来献花,有人说看见雪地里有二十一串脚印,从弹药库延伸到雷区,最后在碑前汇成一个整齐的军礼形状。风穿过操场的时候,还会传来隐约的号声,不响亮,像有人在低声诉说,说一群年轻的士兵和一个守站人,永远留在了滇西的雾和雪地里,守着他们的边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