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浓稠的化不开的墨,悄无声息地漫过两仪殿朱红宫墙。
檐角的铜铃在料峭晚风中微微晃动,发出细碎而空洞的声响,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苍凉。
李治独自坐在那张太师椅上,龙袍的下摆随意拖曳在地面,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处被岁月打磨得温润的包浆,目光却如被钉住般,直直的盯着不远处的茶柜。
茶柜里,几排青瓷茶盏整齐排列,宛如列队的士兵。
每只杯底都镌刻着一个名字——苏定方、秦如召、薛仁贵……这些名字,曾是大唐帝国最锋利的宝剑,是李治开疆拓土、扬威四方的底气。
以前每当战鼓擂响,这些将领便如猛虎出笼,在沙场上纵横驰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捷报如雪片般飞入长安,朝堂之上满是欢庆之声,大唐的军旗在异域随风猎猎作响,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荣耀辉煌。
可如今,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却只能化作茶盏底部冰冷的刻字,静静的躺在这茶柜中,成为一段被尘封的追忆。
“哐当!”李治猛地一拳砸在身旁的矮几上,巨大的力道震得矮几上的茶盏剧烈晃动,泼洒而出。
“荒唐!实在荒唐!”
“竖子误国!”
他咬牙切齿的低语,声音里满是不甘愤懑,眼眶微微泛红。
若不是大侄子一意孤行,执意将这些能征善战的将军尽数清除,他又怎会陷入如今这般举步维艰的困局?
没有了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他的心中,始终像悬着一块千钧巨石,沉甸甸的,难以安定。
曾经战无不胜的唐军,还能够延续胜利吗?
窗外的风呼啸着掠过宫阙,带着初春的寒意,透过窗户的缝隙钻了进来,让李治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长安城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
那点点灯火,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曾经是大唐繁荣昌盛的象征。
这座繁华的都城,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见证了大唐的荣耀,可如今,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西征之战,如同一个巨大的无底洞,疯狂吞噬着粮草、军械、军饷。
据户部最新的奏报,大唐国库的存银已经捉襟见肘,最多还能支持一年的远征。
一年,仅仅一年,如果不能在这期限内结束战争,等待帝国的,或许就是经济崩溃的万丈深渊,曾经的辉煌将如泡沫般破碎。
“商业...要不要彻底开放?”
李治喃喃自语,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皇兄曾经说过的话。皇兄说过,大肆开放商业,国家的经济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就像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若能让商业自由往来,必定能带来巨额财富,解帝国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