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他回答,李治便说出了那家位于东市、有着巨大骆驼木雕招牌的酒肆名字,甚至还详细描述了酒肆老板新娶的胡姬容貌。
那一刻,穆阿维叶只觉背后发凉,仿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这个大唐皇帝的监视之下。
每一句话看似随意,字字句句都带着威胁,精准地刺中他的要害。
李治谈起阿拉伯的部落纷争时,就像一个熟知一切的局内人。
说到联军的战略部署时,语气中带着一种胸有成竹的笃定。
在这样的帝王面前,任何示弱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凭借着自己多年在权力斗争中积累的经验,他察觉到,李治比自己更加阴险狡诈。
毕竟,他也曾在权力的漩涡中不择手段,踩着无数人的鲜血登上哈里发之位,可与李治相比,他竟觉得自己如同一个涉世未深的孩童。
在被押解来大唐的漫长路途上,穆阿维叶就听闻大唐一百五十万军队已经西进。
那时,他还心存侥幸,认为联军凭借地理优势和熟悉的环境,或许能够抵挡唐军的进攻。
可当他亲眼目睹玉门关外那遮天蔽日的旌旗,看见一眼望不到头的铁甲洪流,听见当地百姓谈论大唐还有百万后备军时,心中的侥幸彻底破灭。
来到大唐后,他更是震惊的得知,这个庞大的帝国竟然拥有整整三百万军队!
这个数字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甚至让他在夜晚辗转难眠,眼前总是浮现出唐军如潮水般涌来的可怕景象。
对于联军来说,大唐此次大规模出兵,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坏的是,联军面临的压力瞬间剧增,面对如此庞大的唐军,想要抵御谈何容易?
每一个士兵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每一场战斗都可能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好的是,一旦联军能够顶住压力,哪怕只是拖住唐军,对他们而言也算是一种胜利。
大军远征,后勤补给是重中之重。从大唐本土将物资运送到前线,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估量。
即便大唐拥有先进的火车,但建造铁轨、制造火车同样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大量的资源。
就算李治不惜一切代价,用百姓的血汗和金钱来缩短建造时间,最终也只会让这个庞大的帝国不堪重负。
他甚至幻想,或许大唐内部会因为这场战争而陷入动荡,那样联军就有了转机。
与此同时,两仪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李义府垂手而立,目光小心翼翼的偷瞄着太师椅上的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