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段时间,全家扑在教育上。
毕竟是寒冬腊月,眼下并没有战事,归乡祭祖是为了告慰先人,教育孩子则是寄托下一代。
然而老爷子年龄大了,不可能整晚整晚的开课,故而从这一晚之后,只在白天让孩子们上山,他当了一辈子皇帝,能教的可不止帝王之术,对于孩子们因材施教,渐渐摸索出了每个孩子适合的方向。
比如小虎头,肯定按照帝王去培养。
又比如杨天赐,引导这孩子如何做个辅佐君主的贤王。
至于雄鹰和哲别,则是每天练习弓马战阵,既然这俩孩子连统帅都不合适担任,那么老爷子就培养他们的战场武勇,做个猛将总可以了吧,将来替小虎头征战沙场也算为哥哥出力。
还有五个大孩子之中的老五,杨乘风……
这孩子倒是不笨,只可惜性子太木讷,老爷子费尽心思的教导,期望能培育孩子掌管商贸,毕竟这孩子的外翁最擅长商贸,将来正好继承外翁的位子帮助小虎头。
然而,世上有名师不一定有高徒。
老爷子的学识太渊博,堪称是帝王之中的顶级聪明人,但凡是聪明人教导蠢笨弟子,再有耐心也会被气的吹胡子瞪眼。
比如后世,我们的国士钱学森,那位大佬曾经发出感慨,人就算再笨也能学会微积分吧。
在聪明人的想法里,他们认为世上每个人都应该聪明……
可怜老爷子已经快要七十岁高龄,天天被这群孩子给累的长吁短叹,关键是心累,甚至怀疑自己不适合当个名师。
由于孩子们都还小,老爷子不舍得对孩子撒气,于是不由自主的把怒气转移目标,导致全家都过的凄惶无比,比如杨一笑,动不动就挨抽,顾朝露也没落好,整天被老爷子训斥。
至于太妃和杨一笑的妃子,那更是得不到老爷子的一点好脸。
总之,全家跟着累。
白天老爷子教,全家战战兢兢,晚上也不允许浪费时间,孩子们下山回到杨家村继续上课,这时候换成杨一笑和妻子们,各自也按照老爷子叮嘱的因材施教办法进行相应教导。
于是,老杨和妃子们也体会了老爷子的憋屈。
无论杨一笑还是他的妻妾,个个都属于精明透顶的人物,哪怕是王幼娘和雅雅,聪慧程度也都远超普通百姓,除了这俩,其她更精……
比如朱涟儿,超级门阀培养出来的联姻女,当初能当云朝皇后,把整个后宫治的服服帖帖。
连老爷子都让她点拨引导杨一笑关于国事方面的事。
又比如李清瑶,也是超级门阀培养的联姻女,李颖达老头那么精明,却自认比不上自己孙女。
还有赵明月,赵萤勾……
全家最为奇才的珠儿,更是连老爷子都佩服,若论学识渊博,珠儿一个人能压覆整个时代,连杨一笑也算上,全都不是对手。
然而,孩子们偏偏没继承长辈的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