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白帝祠的初体验

随着火焰升起,社坛第三层,也是最上一层,仿佛完全被燃烧的火焰包围。

空气变得扭曲跃动,当登阶而上的两人登上第三层社坛的范围,他们身影开始变得朦胧起来,还在不时轻轻的舞动。

就好似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

……

关注了一阵之后,耿煊便收回了目光。

他知道,接下来,两人还要跳一阵大神。

他看向旁边的罗青,问:“每个人的功劳事迹,可都有统计?”

罗青点头道:

“都有仔细的清点统计,不仅当面询问了他们本人,更是侧面向其他人验证过。

除了那些完全没有第二人在场,无法验明真伪的,都确证无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却又补充道:

“不过,即便有旁人侧证,也不能保证完全的真实性,因为存在许多彼此互证的情况。

如果他们提前商量好,即便有假,我们也压根看不出来。

……这种情况,在那些刚执行了清剿无忧宫余孽的任务,才返回的各支队伍身上,体现得最明显。”

他们都做了什么,杀了多少敌人,立了多少功劳,他们都无法跑过去亲自验证,基本都是人家说什么是什么。

耿煊对此,却毫不在意,点头道:“有做就好。”

这是在上一次北上玄州之前,罗青想要将工程筹备以来经历一切记录下来,受此启发,耿煊让罗青顺带着对每个修炼者在工程中所做之事,予以记录。

这是给他们酬功的基础。

因为对于那些参与劳动的修炼者来说,功劳必须进行更准确的量化。

不然,每个人都是“我没日没夜的干活”“我贡献很大”的心理,即便他有看破人心的本事,这种情况下,也看不出究竟谁做得更多,谁做得更少。

然后,干脆更进一步扩大,将“功劳记录”扩大到所有需要“红运酬功”的人群之上。

他当然知道,这么做远不如他直接“看人心”来得稳妥。

凭空多出许多让人钻的漏洞。

可只有他知道,这些漏洞其实是不存在的。

他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要去仔细翻看那很可能猫腻极多的“功劳记录簿”。

而是凸显这个环节本身。

如此一来,他再不需要用言语去引导,在这些人怀着相关念头出现在他面前之时,他就能直接看出这些人的“真”“伪”。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真正的心思,他们最计较的,是功劳的多少。

按照他们的想法,功劳自然要尽可能多记一些,越多越好。

可事实上,对他来说,功劳多少这个标准,本身其实是非常灵活的。

因为给与多少红运赐福,完全由他说了算。

究竟是给三十二点红运,还是八点红运,亦或者两点,或者干脆不给……完全由他一念而决。

这种情况下,“真”与“伪”才是他关注的核心。

而在“真”的前提下,功劳的多少才有相对的参考价值。

反正,到底给了多少点红运,也只有他知道。

也不会有人跳出来说他给多了或者给少了。

耿煊对罗青道:“待会,在安排大家入殿之前,必须再仔细的确认一遍。”

这自然是为了强化加深每个人对相关经历的念头,这样,在他们出现时,就会将相应情绪更清晰、更明显的暴露在面前。

“是……那我下去准备了?”

“去吧。”

罗青倒退着下了台阶,耿煊则返身进入白帝祠之内。

站在摆放了一个空木匣的供台旁边。

双脚仿佛生根一般,与大地接为一体,半进入“天地桩”的状态之中。

没多久,姜逸之、苏明煦二人的“表演”结束,开始陆续有人登上台阶,通过左侧大门进入殿中。

进入空阔的大殿之后,众人只是默默打量一番,便朝着供奉了“白帝定水石”的供台恭敬的跪拜而下。

除了脚步声,跪地声,磕头声,场面安静异常,再无其余杂音。

殿内虽然安静,可在耿煊的视野中,殿内场面,却是活跃异常,也“热闹”异常。

因为每个人在心中将自己的功劳贡献默默的禀告“上苍”。

而这一切,无论真假,又都是他们已经提交,并通过罗青等人记录与验证的“功劳记录”为核心进行的。

这使得他们心中所有的念头变化,在耿煊眼中,都变得清晰,简洁,洞若观火。

点点红运,就流水般的从“燧珠”内涌出,按照多少的不同,注入不同人体内。

对不同人给与不同的红运恩赐之时,耿煊心中还忍不住想:

“效率还是慢了,下一次,应该参考黑风团的做法,进行批次化的处理。

这样一来,每批进殿之人,都只需验明真伪,然后给与相同的红运恩赐即可。”

因为目的不同,耿煊对黑风团的处置要更加简单粗暴,只要是“自己人”,然后再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评估一下,成批次的红运就发放了下去。

但在这里,耿煊的操作,却要更精准、更细腻许多。

不过,即便如此,经过这般优化之后,效率也比以往在清源集的历次酬功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