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岁赏?(上)

正月初七。

年节的喜悦气氛尚且笼罩在北京城的上方,街头巷尾均是回荡着孩童们童真灿烂的欢笑声,但一则自宣大而来的奏报却是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瞬间在朝中泛起了无数涟漪。

六部堂官以及在三位阁臣在接到通政司奏报的第一时间,便是穿戴起厚重的官袍,并在内侍的引领下,步履急促的迈入了"张灯结彩"的紫禁城,直奔大明权力中枢所在的乾清宫而去。

许是事关重大,新晋的东阁大学士董汉儒一边提着官袍,一边用夹杂着一丝湖广口音的"官话"低声与兵部尚书王在晋交谈着,脸上充斥着溢于言表的惊惧。

自打他入阁以来,这朝中的糟心事可谓是一件连着一件,好不容易有惊无险的熬到了天启四年,哪曾想还没出正月,号称京师门户的宣大又有"噩耗"传来。

不过在惊惧的同时,董汉儒心中却也隐隐有些叹服,毕竟天子在十余天前的"预警"还历历在目呐。

...

...

"臣等,叩见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才刚刚迈入幽静的暖阁,一众身着绯袍的朝臣们便在首辅方从哲的率领着,朝着案牍后那道消瘦身影拱手行礼,整齐划一的声音中掺杂着各不相同的意味。

"免礼平身。"

尽管自宣大传回的"噩耗"有些突然,但因提前布局的缘故,朱由校此时心中并无太多慌乱,反倒是隐隐有些如释重负的意思。

最起码,他在几年前已经铲除了与范永斗等晋商为了一己私利,相互勾结的贪官污吏们,将宣府镇和大同镇牢牢握在手中。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