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南极大部分地区进入极昼,太阳几乎不落山。 水淼有时候都分不清到底过了几天了,成为蓝鲸之后,对于时间的感知越来越粗浅了,别说小时分秒了,就是天数都已经逐渐模糊了。她们有自己的计时方法,那就是随着磷虾的多寡还有天气的变化感知年份。
天气越来越热了,海冰开始融化,企鹅、海豹等动物进入繁殖季,迁徙鸟类陆续返回。不仅仅是动物热闹了起来,人类在南极圈的活动也随着天气的变化变得繁忙了。
此时是南极科学考察和旅游的黄金期,科考队利用相对温和的天气开展野外工作。水淼就不止一次看到过破冰船的行动以及听到人类在陆上的动静。除此之外,游轮航线也恢复,游客能够登陆部分区域观赏极地生态。
水淼的活动范围很广,比大部分蓝鲸都要来的广,如果她身上有定位器的话,可以说整个南极圈都能有她的路线。
“队长,刀疤又出来了。”科考船上,一个科考队员看到不远处喷起的水雾,拿起望远镜一看,看到了熟悉的标记,正是刀疤这条蓝鲸在捕食。
“别管她了,她也是追着这群磷虾来的。”被呼到的队长卢文海头也没抬,专心看着自己手中的仪器,这探测的是这一片海面磷虾的生态情况。
这船上十几个科考人员都是最新建造的罗斯海新站的科考人员。这个新站位于罗斯海沿岸,邻近南极最大冰架。可以说是寄予厚望,未来必然是要承担南极考察重要一部分的,不过当下,这还是一个新的团队,这次也是他们第一次出海进行科考任务。
当前他们的任务就是追踪磷虾种群动态,评估各方面因素特别是人类活动南极生态的影响。所以能和蓝鲸相遇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只不过这条刀疤的出现频率更高了点。
队员见大家都各司其职,也不好意思再盯着刀疤看了,开始忙活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正在这时,卫星电话有动静了,卢文海接通之后,发现是来自长城站的电话。
“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不是说好过几天直接到你那里了再叙旧的吗?现在是极昼,太干扰信息了。”卢文海听着电话一端滋滋滋的声音,一边走着寻找信号好一点的地方。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稳定点的,放眼看去就是刀疤那头巨大的蓝鲸。
“我没事会给你打什么电话?!行了,长话短说,我们监测到天气有变化,接下来两天有可能遭遇大范围暴风雪,所以你们最好科考任务暂停,尽快赶到长城站避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