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众举子露出失望之色,唐寅却是话锋一转。
“不过,本官曾与鸿胪寺左少卿郭大人,一起切磋诗词之时,对一诗印象颇深,”
“今日便以此诗为题,给诸位出一道试贴诗!”
唐寅说完,郭少卿连露出惊喜之色,看向唐寅的眼神充满了柔情。
今日授课,来了许多恩科会试的考生,这些人对士林影响极大。
唐寅这个时候,能拉上他,便等于帮他扬明,有了名望,还愁不能高升?
想到这里,郭少卿感动的热泪盈,忍不住在内心感慨。
“唐老弟,仁义啊!”
赵睿和江宴,看着老泪纵横的郭少卿,不由得面露同情之色。
短须举子闻言,连忙躬身一礼道。
“还请唐大人出题!”
所有举子也都期盼的看着唐寅。
虽然唐寅没有出策论,但是他诗词在京城也是出了名的,众人也都好奇,他会出什么样的试帖诗。
唐寅呵呵一笑,轻轻念道。
“宁可抱枝树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一众举子听到诗词,不由得一愣。
这句诗,形容的是菊花。
在科举中,大多都是梅兰竹菊,照此作诗,菊花算是比较少见的试贴诗题目了。
不少举子,顿时露出失望之色。
郭少卿也忍不住撇了撇嘴角,暗自吐槽。
“唐老弟啊,你授课如此尤其,出的试贴诗怎的如此寻常啊?”
见众举子,似乎对这试贴诗的题目不感兴趣,唐寅也不在意,拱手后,便走下来,与赵睿等人离开礼堂。
唐寅等人离开后,举子们纷纷讨论起了唐寅授课的内容,对他留下的试帖诗兴趣缺缺,几近无人问津。
殊不知,唐寅留下的试帖诗,日后却是成了大明朝局巨变的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