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县的一句话,又改变了林沐风的主观方向。
林沐风有了新的课题,从一穷二白中发展,也是不容易。
矿山镇之所以叫矿山镇,以前有一座大型铁矿。
随着铁矿资源的枯竭,矿山镇从够辉煌走向了没落。
不但镇政府失去了财政支柱,大大小小的铁矿相关产业,也都烟消云散,除了几家个体的塑料加工厂,矿山镇根本没有像样的企业。
林沐风对着矿山镇的地图,研究了几天,感觉还是走工农业想依托的道路。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提升村民的经济收入。
公司或者工厂加农户的模式,林沐风在十全镇已经有成功的经验。
十全镇有了制药厂,外加3万亩丹参园的建立,十全镇在将来,会直接将村民的收入,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那矿山镇适合做什么?
什么样的经济作物,适合矿山镇各个乡村?
适合种植是一回事,要有适合的投资商接盘才行。
林沐风陷入的苦苦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