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和贺帅把着手臂,向不远处一个叫五间房的小村子走去。
汤恩伯尴尬的跟在二人身后,同行的几个358旅领导,也没有一个人搭理汤恩伯。
刚才明亮向贺帅介绍了汤恩伯,贺帅当然认识汤恩伯,却只是象征性的跟汤恩伯敬了个军礼,手抬到半截就已经收回去了。
汤恩伯还礼之后伸手准备跟贺帅握手,结果贺帅已经转向明亮继续说话了。
汤恩伯被国民政府授予二级上将军衔,任命为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主任,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兼第31集团军总司令。
贺帅在1937年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军衔,任命为第十八集团军第120师师长。
这两个人,无论是军衔还是军职,汤恩伯比贺帅都高出了太多。
结果,汤恩伯在贺帅面前却遭到了冷落。
贺帅今天能给汤恩伯敬个军礼,都是看在了汤恩伯是跟明亮同来的面子上。
不然的话,他一定会跟汤恩伯好好说道说道今天这一仗的事情。
交战之初,358旅就亮明了旗号,结果汤恩伯还是照打不误。
汤恩伯这一打,把贺帅也打出了真火,结果两支部队叮叮咣咣就干了起来,贺帅甚至把自己最精锐的突击队也拉了上来。
前文有交代过,贺老总的突击部队可不简单,装备的是清一色的花机关枪。
贺老总的突击部队
打就打了,以前又不是没打过,现在同样也是摩擦不断。
一般这种情况,事后双方都称是误会,最后也就不了了之,谁占便宜谁吃亏,自己心里清楚。
结果双方打得正热闹,汤恩伯向明亮请求的空中支援就到了。
这一下贺帅的部队可就顶不住了,没办法,撤吧。
贺帅的部队后撤,汤恩伯的部队也就就此收手。
为啥?
道理很简单,如果追杀,就不可避免会俘获对方伤亡的战士,那么双方的身份就被揭穿了,戏就没法继续向下演了。
现在可是合作抗日期间,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故意制造摩擦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