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监控视频佐证,也没有登陆队员见证,孟时秋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稍后的事故现场还原。

这是一种特殊的技术还原分析过程,类似空难的事故勘察。

跟后者的调查过程一样,事故还原首要前提就是找一块大的空地,然后将那些零件按照机体结构或者发现的位置开始摆放。

通过现场勘测零件的变形状态跟受力变化利用技术手段还原机器人被分解的过程。。。

等处理完这些工作后,时间已经来到了两小时后。

孟时秋将战舰指挥的工作交给副舰长后便跟姜凯他们来到巡洋舰的机库。

这里已经按照机器人的发现状态被摆成了一个相当于两个标准篮球场地大小的事故还原现场。

为了力求还原细节,这些被肢解成几百块的零件并不是平铺在地上,它们被按照各自嵌入尘土中的深度摆成了一幅震撼的三维模型图,远远看去非常像一个复杂抽象的空中雕塑。

登上旁边的高架升降梯,负责技术还原的郭主任开始向孟时秋他们解释整个还原过程。

“地面上或许看不清楚,我们可以通过升降梯升到30米的空中俯瞰整个还原过程。

通过机器人现场储存的数据,它们能协助我们快速将每一个零部件还原现场发现时的状态,精确度能精确到摆放角度达到毫秒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