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页

朱富荣眼睛不眨的盯着场中比赛,一边不忘对姜不苦介绍道:

“上一场是斩旗法,这一场就是夺旗法了。

比赛模式不同,对参与者的素质要求也就不同。

十三人团战更注重战队整体实力的均衡,攻防都要有,而且,都不能弱,战术也更加明晰。

而五人比试用夺旗法,从战术战法的层面来说,要混乱许多,也更加多变,难以在赛前预料预判,但它又与真正的乱战不同,因为它有着明确的核心主线,所有参与者都不能脱离这个主线之外。

所以,观赏性上来说,一点不比十三人团战差,甚至因为一切变换反复都在顷刻之间,眨眼之间,强弱先后之势就可能颠倒数次,就激烈程度而言,比之十三人团战,犹有过之。

而对所有参与者而言,相比于十三人战的攻守均衡,这种模式重速度,重攻击,轻防守,速度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伤害不够,防御再强也很难成事,即便是防守,也是以攻代守,在高速的移动中进行防御。

若是站桩式防御,基本可以看成提前宣告退场了。”

这种模式,同样给姜不苦以很强的既视感。

这和他记忆中的一些画面,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头上没有罩个狮头,若在配上锣鼓和鞭炮,那就更加契合了。

而朱富荣还在唾沫横飞:

“虽然都是以最终拿旗为目标,却真的是两种迥异的模式。

斩旗法模拟了不同势力组织之间的对抗方式,在攻击对方老巢,完成斩首的同时,还要谨防自己的老巢被端。

所以,有攻有防,有来有往。

而夺旗法模拟的却是不期而遇的双方对某个无主之物的争夺,谁先一步,这东西就归谁所有。

所以,在攻防之外,更要快。最好还要有机巧的心思,善变的技巧。”

由此,也可以略窥校际联赛的些许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