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

重要的任务没人接,或者很少人接,不重要的任务一窝蜂的接,既耽误了最重要任务的完成,而随着单种任务的领取人过多,每人完成任务的量变少,贡献值收益降低,整体效率下降。

明明只需要二十人就能搞定的任务,两百人涌过去,吃亏的不止是这两百人,而是所有人,是云莱书院!”

“不合理,现在每个学生各行其是的方法一点都不合理。

人上一百想法就千奇百怪,更别说咱们整整一千人,在领取任务的时候必须更有条理。

在区分主次轻重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做最擅长的事。

这样,个人能赚更多,整体效率也会提升,于人于己,于个人于集体,这都是最好的选择。”

“咱们这么多人,只靠呼吁提醒有多大作用?

老师们不管,相信我们能妥善处理,咱们就应该承担起梳理完善的责任和义务。”

“那应该怎么办?”

“我觉得成立一个学生自己的管理组织,选出一些有能力,也愿意为大家奉献的人,专门负责此事,让任务领取最优化,让所有学生的利益最大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觉得这事比领任务做任务更加迫切,也更有必要。”

“这个提议好,不过,怎么选呢?”

“这还不简单,咱们这届1000人全都在场,现在这个场合刚刚好。

有愿意为大家做奉献的就主动站出来表明态度,若是自荐人数不多,就让他们干,若是自荐者过多,咱们就举手投票,谁的呼声高就选谁。”

有人抛哏,有人接哏,有人捧哏,有人逗哏。

有唱有和,彼此呼应。

话题的每一个过渡转折,都丝滑自然,好像浑然天成、千锤百炼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