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这就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便我们同时找到了八九条普适性相当,进入难度相当的道路,最好的选择也是只择其一,舍弃其余,不能以炫技的心态告诉后人说‘看,我们这代人多聪明,为你们开创了这么多条修行大道’。

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路开出来还需人走,走的人越多这条路才越平坦好走,若将这些人分流到八九条路上,本来可以被无数人的脚步踩成平坦的大道,变成了八九条歪歪扭扭、坑坑洼洼的道路……这是好事吗?”

修行正道,只要一条就够了。

陈中夏虽然没有明确说出这个答案,但却坚定的摇了摇头,神态间已经写下了标准答案。

“我之前之所以能说服他们,凭的就是这点信念,在这一点上,他们和我的观点也是非常一致的。

李未晞提出的这个出窍炼神的道路,不仅前景广阔,上限极高,在手段神通上,也远比刚结成金丹的第五境更多更玄奥,譬如形骸坐于静室,精神寄托于特殊法器出游,百里千里,可入水火,上天下海,可虚可实,金丹远不能与之相比。

这是出窍炼神胜过大道金丹的地方,而它的劣势也很明显,就是对侧重于精神观想法的修行者过于友好,对侧重其他方向的修行者过于不友好,而金丹法在这方面算是和了稀泥,虽然除非是精气神三者平衡发展,不然多少都会吃点亏,不过,大家都吃亏,而且也都不算太多,也算是公平吧。”

说到这里,陈中夏忽然变成了苦瓜脸:“可李未晞却提出了一个观点,咱们构建体系不能只考虑当下修行者,还要考虑到更长久的未来,若出窍炼神远比金丹法优越,那我现在坚持金丹法反而是狭隘了,因为若是我们定下第五境方向,新生代,乃至现在的修行者,自然会主动做出调整。”

第九九章 执迷与顿悟

说到这里,陈中夏挠了挠头,苦恼道:

“我的直觉告诉,金丹法这条路才是最中正调和的路子,出窍炼神总觉得有些偏颇,但我不可能用直觉去说服别人,我这段时间频繁来藏书阁,就是想看看能不能从那些藏书中找到灵感。

不然,若我找不到一个能让所有人接受的理由,那修行第五境很快就要定下来了,在这个关卡耽误了十几年,即便大家生命漫长,大家的耐心也越来越少,都想早早把这事彻底收尾。”

而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并没找到什么灵感。

背靠在躺椅上的姜不苦直起上半身,喝了一口茶,笑呵呵的道:“要不要听听我老人家的意见?”

陈中夏诧异的看向他。

姜不苦佯做恼怒道:“你那是什么神情,觉得我老人家没资格指点两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