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港城的印刷业持续稳步发展,尤以优质见称,质量很高。
“如果要去港城买机械的话,耗时耗力,恐怕没办法在短时间里把出版社给办起来,而且,一台双色胶印印刷机的价格在五千元左右,而四色机,得八千,能进行双面印刷。”
“我们在大名镇的出版社,就有两台双色胶印印刷机,一台四色机。”
付东升知道姜栀算个门外汉,特意把细节一一告知。
这个年代,胶印印刷工艺发展最为鼎盛。
姜栀颔首,神色若有所思。
系统商城里,印刷机的价格在三万到七万元不等,这样说来,还是在现实买机械更划算些,她手头有三万块的启动资金,买两台四色胶印印刷机也不是难事。
她想了想,说道:“那装订机呢?”
“装订机?如果说手头资金不是很充足的话,我们可以雇人来手工装订,装订一份书籍给个两三毛钱。”付东升显然很有经验,如是说道。
姜栀颔首,心里有了谱。
这时,付东升说道:“小姜,机械的事儿,我这倒是有个法子。”
“哦?”
姜栀略略讶然挑眉,看向付东升。
“还是聚华街,当初这条街没赁给外商的时候,我有个一块儿长大的朋友,就在那条街搞了个小报社,她那就有一台四色胶印印刷机,我们出版社也时常与她合作。”
“这段时间她有点焦头烂额,本来小报社就只能糊口,付个员工工资,房租现在涨得和天价差不多,正盘算着把员工打发走,关掉报社,机械也准备便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