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让人不停地攻击你,然后你尝试着破坏对方的重心,不断将人摔出去。
这样的过程,当陪练的人会很痛苦,毕竟一天可能会被摔出去上百次,而且每一次的轻重都不一样,说不定对方一个没控制住,就摔重了;长期下来,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
当初洪门为李三找了不少人桩,这七人是坚持到最后的,也因祸得福,得到了李三的指点,后来开始担任重要的安保工作。
这次为了保证李三在医院的安全,洪门派了很多安保人员来,也包括这七人,正好吴理要练手,李三就把这七人重新叫了过来,让吴理试劲。
“练好了听劲和化劲,太极的那些打法,什么单鞭,云手,五捶等等,你想入门都很容易了。”李三对吴理说道。
吴理点点头,经过这几天的交流,加上系统给予的完整传承,他对于太极的理解也很深入,太极的各种套路,打法,其实都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真正内在的核心就是听劲和化劲。
“太极,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李三看着吴理,继续说道。
“你现在的听劲已经到了对方一变立刻就能做出反应的地步,然而听劲的最高境界叫做‘秋风未动蝉先觉’,也就是对方还没有动,你就提前知道了对方会怎么动。”
“秋风未动蝉先觉。”吴理喃喃道。
其实练出拳意之后,对于别人的注视还有敌意会非常敏感,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秋风未动蝉先觉’,别人还没动手,就提前感觉到了别人会动手,从而做出反应。
不过太极听劲的最高境界显然比这个还要厉害,别人还没动手,你不仅知道了别人要动手,你还知道了别人要怎么动手!
这样的听劲,简直神乎其神!
“至于化劲,最高的境界是包容万物,天地都在心中,再强的力量打来,也只是与我融为一体,根本不需要特意去化解。”
李三说着,双手伸出,左右画弧,最后向前一揽,交于身前。
吴理看着李三这个动作,隐约能感觉到一种意境:对方怀抱天地,似乎世间万物都被他这一揽给揽在了怀里,大气磅礴,又包容万物。
这是太极拳的母架,揽雀尾。